Web3是自我认证的

最近有很多关于Web3是什么和不是什么的讨论。
以下是我的定义:
Web3是用户生成的权威,由自我认证的网络协议实现。
这些是包括区块链在内的技术的超集,但不限于此。这就是其他人认为的 “Web3”吗?也许不是,但听我说完。

网络上的权威确定了谁最终拥有对内容的控制权。
在网络的最早阶段,“用户”和网络主机之间通常并不存在分开的状态,谁托管了一个网站,谁就把内容放在那里。

在被称为 “Web 2.0”的转变中,网站开始流行,给用户提供创建内容的账户,但网站主办方仍有最终决定权,可以单方面改变他们想要的东西。
这是网络现在的运作方式。

在我们称之为Web3的网络演进中,用户可以通过密码学方式确认自己的身份,并发布可验证的内容,而托管内容的网站没有权力改变它,因为信任的根源在于数据本身,而不是在哪里找到它。

回顾一下:

  • 网络1.0–主机产生的内容,主机产生的说了算。想在网络上发布信息的人必须运行自己的服务器来托管网站。网站主要是只读的,并提供很少的界面供用户创建内容或互动。

  • Web 2.0 - 用户产生的内容,还是主机说了算。
    这些网站让人们创建用户账户,这样用户发布内容就可以不用自己的服务器了。这从而促使了更多的用户生成互动内容。
    但这些网站已经发展成为强大的平台,而用户最终不能控制他们的账户和内容的事实也显现出来了。

  • Web 3.0 - 用户产生的内容,用户说了算。一种模式正在出现,人们不必托管服务器或在别人的数据库中创建一个用户账户来创建内容。
    服务器可以选择是否托管某人的账户或内容,但他们对其没有最终的权力。实现这一点的技术是 “自我认证协议”,基于加密签名和哈希值。

简而言之,这三个阶段是 “托管网络、发布网络和签名网络”。

什么是“自我认证的协议”?
这是我用来描述具有加密用户标识符和内容寻址数据的协议的一个通用术语。

“加密用户标识符”将用户与公钥联系起来。用相应的私钥签名的方法证明某人控制账户的信任根基,而不是跟踪用户登录的数据库中的一个条目。
“内容寻址数据”意味着内容是通过其加密哈希值来引用的–这是一块数据的唯一数字 “指纹”。
把这两块放在一起,由用户密钥签署的内容哈希值可以证明用户授权其创建,而不需要中间人。
自我认证的数据使信任存在于数据本身,而不是在你发现它的地方,允许应用程序从客户端-服务器架构中转移出来。这创造了 “用户生成即权威”。

如果我们把它定义为自我认证的协议,那么区块链在Web3中的作用是什么?

区块链是自证协议,对全球状态形成共识,模拟集中式数据库,没有任何一方控制。
区块链上的 “用户账户”是加密的密钥对,用于签署交易。
“内容是”捆绑在区块中的交易的哈希值,这些哈希值本身也被串联在一起。交易是用用户的密钥对签署的。
比特币(第一个区块链)引入了一种新的共识机制,让互不信任的各方就发生的交易达成一致–这对没有中间人的数字货币非常重要。

还有哪些协议具有自我认证的特性,而不是区块链?
Git、PGP、BitTorrent和Tahoe-LAFs在比特币之前。
在当前一代非区块链自证协议中,IPFS、Hypercore、SSB、Pergos和Spritely都有用户密钥和内容寻址。
在这些非区块链自证协议中,你可以证明一个用户 “拥有 “内容,即可以验证他们发布的内容。区块链通过拥有一个每个人都同意的有时间戳的全球账本,引入了一个更严格的所有权概念。
这让你可以断言全局排序和唯一性等属性,所以你可以证明在同一时间只有一个人“拥有”一个比特币或一个NFT。
从架构上看,区块链可以被认为是Web3中的一种数据存储,对某些应用有用,对其他应用则很麻烦。
但在财政和社会方面,他们已经将注意力和资源倾注到这个空间。由区块链而建立的Web3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包括:将密钥对放到数百万用户手中的钱包和应用程序,以及新的加密基元的工具,如释放无数可能性的零知识证明。
可以理解的是,为什么它们目前盖过了对其他事物的讨论,但如果要实现完整的Web3愿景,就必须开发其他类型的自我认证协议。

如果一个自我认证的协议是一个允许通过用户密钥和内容寻址直接证明内容的作者身份的协议,那么一个自我认证的网络协议就是一个也有内容链接和发现的协议。
能够发现内容的算法是我们现在使用网络的一个基本部分,如果“Web3”要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它需要在这方面发展得更加成熟。

我们认为缺失或不成熟的东西:社交图谱、用户档案、身份和声誉证明、内容聚合、索引和发现、策划和管理方法。应用于区块链技术的Web3一词的一个令人困惑的部分是,它现在是很多不相干的部分,缺少很多我们从网络上期待的功能。

希望Web3有一个更广泛的定义,包括所有自我认证的协议,其中所有区块链都是一个子集。
但是,与其关注这些术语,不如尝试将我们的精力集中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哪些属性和特征是重要的。
希望有一个更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人们可以产生自己的权力来创造内容,而不把自己锁定在一个中心化的服务中。
如果你同意这一点,但由于某种原因不想使用“Web3”这个术语,建议使用“自我认证的网络协议”,简称SCWP,作为这些技术的一个更具体和技术描述性的术语。